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2020年3月31日,加拿大8591例。
 
说句老实话,我们实在很难准确认定今天是加拿大各地展开抗疫行动的第几天了。
 
以我所生活的加拿大卑诗省温哥华市为例,尽管从总理到省长再到市长,在他们各自的电视讲话或者个人社交媒体上,不断地发表着疫情严重、情况紧急的声音,但是,当他们个人的讲话被落实为政府机构相应的政策的时候,我们看到的却是矛盾与反复。
 
早在3月17号,卑诗省累计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增长到186人时,省首席医疗官Bonnie Henry,就对外宣布卑诗省进入疫情爆发的“紧急状态”,同时宣布关闭市政设施和娱乐场所,禁止餐厅提供外卖以外的服务。而在四天之前的3月26日,却又忽然宣布取消了“紧急状态”,理由仅仅是“我们要减少焦虑”!是的,不是因为疫情不紧急了,而是因为持续的紧急状态,会让民众焦虑,不能维持情绪稳定……可以毫不客气地讲,加拿大的疫情发展到现在算不算“紧急状态”,某种意义上,取决于政府是希望通过怎样的宣传和信息发布让民众更加重视,还是害怕民众过分重视而不利于社会稳定。
 
这种矛盾的现象还体现在地域差别上。根据今天(3月31日)最新的数据,加拿大主要的人口大省中,魁北克省累计确诊3430人,安大略省累计确诊1715人,卑诗省累计确诊970人。从直观感受上来讲,就是这三个省的疫情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明显。但实际上,这种数据上的差别,更多是基于三地制定的什么人需要接受检测的标准不同而造成的。
例如在魁北克省,已经开设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检测中心,任何出现感冒症状的人都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前往进行检测。而在安大略省,什么人可以接受检测的标准就又不一样了。出现症状的市民不能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检测,除了高危的养老院住户和医疗人员之外,需要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住院,或者自身与已确诊者有过接触,才可以接受检测。至于确诊人数最低的卑诗省,检测只针对养老院住户和医疗人员。除此之外,哪怕你刚刚从疫区回国,甚至哪怕你与确诊者有过密切接触,一样不能接受检测。
对于所有疑似者,政府方面则统一采用一种处理方式,那就是自己回家自我隔离14天。这种充分体现不检测就无法确诊的做法,与在世界上引发热烈讨论的“群体免疫”的英国,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考虑到我们卑诗省的全称就是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”(British Columbia),很多华裔朋友都无奈地表示,这真的是一笔写不出两个不列颠。
 
政府官方的态度和抉择不统一,民众的心态显然也无法统一。因为政府的政策里面,除了严禁50人以上的集会和要求保持人与人之间两米距离之外,对于民众个人行为的要求其实十分含糊,仅仅是原则性地要求民众减少“不必要”的外出;但什么是必要,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——如果你相信政府公布的确诊数据疫情现状,便可以认为日常的外出锻炼、遛狗、购买生活用品就是必要的;而不信任官方数据的人则进入更严重的焦虑,往往选择彻底地闭门不出。
 
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,在缺少统一政策法规的情况下,不同社会阶层、不同生活方式的群体,应对疫情的方式也可能会完全不同。
 
在大型企业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白领,可以一方面在家远程办公,一方面保持稳定收入,乐于宅在家里,把自己想象成薄伽丘笔下躲避瘟疫的青年男女;对于疫情的重视乃至夸大,是让他们在居家期间维持积极心态的一种手段。而对于从事服务行业或者体力劳动的人来说,居家不出就相当于断绝了工作收入;虽然有政府提供的一个月2000加币的补贴,但是在大城市里,需要还车贷房租,有各种开销,这笔补贴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。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水平,他们只能外出继续工作。那么他们坚信政府数据、选择相信自己的工作环境非常安全,这种“走夜路唱山歌”的做法也是无可避免的。同样疫情之下的温哥华,有的人不敢外出,叫了外卖回家吃火锅。快递小哥却在东奔西跑,希望多送几单早日凑齐房子首付,造成他们对疫情不同认识的,绝不是隔开他们的那一道玻璃门。
鲁迅先生当年就曾经说过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”。悲欢尚且如此,又何况是对于疫情的认识了!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王楠

王楠

70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后移居温哥华至今,在当地长期从事传媒新闻工作。

文章
  • 文章归档
2020年 70篇